发布时间:2024-12-21 18:18:54 来源: sp20241221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新时代中国的文化主体性,就是党领导人民在文化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集中体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自觉和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精辟论述,为我们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应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
从根本路径看,处理好魂脉与根脉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从大历史观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科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可能性、现实性和极端重要性,精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的内在关系,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也是为了更好坚守这个魂和根”。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正确处理魂脉和根脉关系的基本原则,指明了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根本路径。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们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指导思想。“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独立自主地创造自己文化、自己文明的现代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十分宝贵的文化元素,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因而能够在同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的过程中互相渗透、互相成就,不断促进文化主体性的持续建构和提升,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和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在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不断结合的长期过程中,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推动了中华文化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日益显示出鲜明的中国化、民族化的风格气派。魂脉与根脉的有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有了这一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就有了坚实的文化基础、鲜明的文化特性和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
从主体维度看,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人民主体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的领导力量,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巩固文化主体性,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主体相统一,处理好文化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主体力量的关系。
坚持党的领导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在文化主体性建构中要牢牢掌握领导权,立足时代发展前沿,准确认识和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将自身的文化自觉转化为人民群众广泛的文化自信,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创造中的主体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形成文化自觉和实践主动的双向促进机制。
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实践主体,也是文化成果的享有者和评判者。文化的创新发展,是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而展开的;群众的历史主动性,是推动文化建设、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内生动力。
新时代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一切创造先进文化的动力因素充分激发,让一切创造优势文化产品的源泉充分涌流,在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持续提升文化领导力量和实践主体力量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从时间维度看,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长期以来,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文化保守主义倾向,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肯定,从而走向形形色色的“文化复古主义”;一种是文化虚无主义倾向,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从而走向各种形式的“全盘西化论”。我们党主张历史地、辩证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古为今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等科学解答“古今之争”的思路和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二个结合”的伟大意义之一,就在于把我们对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思想认识,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立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带来我们党和民族关于中华文明新的伟大觉醒。
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塑造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在新时代巩固中国文化主体性,就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向,以“两个结合”为遵循,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导其积极主动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需要,以其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彰显文化主体性。
从空间维度看,处理好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这一重要论述启示我们,处理好本来与外来的关系,实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良性互动,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激荡的时代背景下,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路径。
中华文明本来就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中国文化主体性在兼收并蓄中建构和挺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要充分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有益成分,转化为我们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断发展壮大文化自主性、能动性、适应性和创造性。
“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在积极汲取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的同时,还要注重发挥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引领力。为此,应注重从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提炼升华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处理人类社会共同文化难题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精神品格和知识体系,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从方法论维度看,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我们党在长期文化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守正创新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不断强化文化主体性、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指明了方向。
巩固文化主体性必须坚守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和正确方向。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守真理道义制高点,保持文化的科学性和人民性。二是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筑牢道路根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是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党在文化主体性建构中的领导地位,确保文化建设正确方向。
巩固文化主体性就要通过综合创新不断丰富文化的新内容、新形式、新话语。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取得新成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工程中进一步夯实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价值观基础;在持续推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工程中不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在发展壮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在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传播力。总之,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巩固文化主体性,在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伟大进程中,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侯衍社,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
光明日报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