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生凉 大豆满仓(文化中国行)

发布时间:2024-12-22 22:18:04 来源: sp20241222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白露过后,昼夜温差变大,树叶开始变色,夜间凝结的露珠在清晨的阳光下晶莹剔透、耀眼夺目。此时,田野里大豆的叶茎也逐渐变黄,大豆苗秆和豆荚变成干枯的深褐色,豆农伸出手摇晃豆秆,听到豆粒在豆荚内滚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大豆秋收序幕就此拉开。

  白露身勿露  大豆营养足

  芒种小麦收获之后,夏播的麦茬豆和东北春播大豆,不约而同地在白露时节渐次成熟。汉代《氾胜之书》曰:“豆熟于场”,指出大豆要在即将成熟时及时采收,因为完全成熟的大豆会炸荚,难以颗粒归仓。而午间太阳的暴晒会加速大豆炸荚,因此,人们会在清晨大豆秸秆带着露珠的时候采收,尽量避开中午时段,以免影响收成,这正是谚语“晨不收花,午不收豆”的缘由。

  “白露不露,长衣长裤。”白露时节,迅速下降的气温使“衣不露体”成为这一节气的养生指南。此时,气候干燥,容易出现秋燥,应选择温和的食物进行平补。“秋吃豆,赛过肉。”这一时令物产正是秋季温和进补的佳品。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达35%以上,堪称“植物界蛋白质含量的冠军”,被誉为“田中之肉”。大豆脂肪含量约20%,其中85%为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富含异黄酮、植物固醇、低聚糖等,能够抗癌、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预防慢性疾病,对心脑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很受营养学家推崇。个头不大的豆子被冠名“大”豆,是对其“豆中之王”营养价值的褒奖。因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首次推出的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将豆制品列为必需品,建议每日摄入大豆及坚果25—35克。联合国粮农组织自2016年起,将每年的2月10日定为“世界豆类日”。

  大豆既可以与谷物、肉菜搭配烹饪成粥饭、菜肴,也可以加工成豆浆等饮品,还可以加工成豆腐、豆花、豆干、素肉、豆皮、腐竹、豆豉、豆芽等多种豆制品,丰富人们的餐桌,满足味蕾享受,有效改善饮食健康水平,提升国民身体素质。

  南北皆可种  多季品菽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早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远古先民就已经开始采集并食用野生大豆。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距今约8000年的炭化野生大豆,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大豆遗存。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开始驯化、栽培大豆,并将大豆贮存在陶罐中,以备日常之需。

  先秦时期,大豆的栽培性状驯化趋于成熟,被称为“菽”。菽与粟(小米)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两种粮食作物,故《墨子》有“菽粟多而民足乎食”的论断。《战国策》载:“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豆饭是将大豆蒸煮后做成的主食,藿羹是用大豆嫩叶煮成的羹汤,是当时百姓的主要食物。

  汉代起,“菽”的称谓逐渐被原指食器的“豆”字所替代。大豆的地位也因小麦的大范围推广,逐渐由主要的粮食作物转变为副食加工作物。与此同时,大豆的种植地域开始向南方地区延伸,并在明清时期促进了多熟制种植制度发展。北方地区逐渐形成粟、麦、豆二年三熟制,夏大豆开始兴起。南方流行稻豆间作和复种,秋大豆、冬大豆逐渐增加。

  大豆孕新机  科技来护航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油脂兼用作物,油脂压榨副产品豆粕是最主要的植物蛋白饲料原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略性农产品。由于畜牧业的蓬勃发展和居民饮食消费结构的升级,国内大豆需求激增。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全年进口粮食1.6亿吨,同比增长11.7%,大豆进口量占全部粮食进口量的六成以上。进口的大豆,一方面满足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满足畜禽养殖饲用豆粕需求。

  一捧豆,支撑着粮食安全,牵动着多个产业的发展。为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我国实行大豆振兴计划,农业农村部制定了《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以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高转化率为目标,聚焦“提质增效、开源增料”,统筹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蛋白饲料资源,推行提效、开源、调结构等综合措施,加强饲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引导饲料养殖行业减少豆粕用量,促进饲料粮节约降耗。

  良法还需良种配套。我国利用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培育了一批单产水平较高、适应机械化作业的大豆新品种。“东农36”将我国大豆生产北界向北推进100多公里,“合丰25”在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中黄13”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3年,国家大豆育种联合攻关组新审定高油品种26个,其中油分含量超22%且比区试对照品种增产超10%的有7个,与进口大豆含油量相当。优良品种培育为实现大豆产业振兴提供了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7日 06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