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5:12:45 来源: sp20241221
核心阅读
文化主体性集中体现人在文化活动中的自觉意识和自主立场。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需要以巩固文化主体性为引领,以“两个结合”为研究路径和方法论指导,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哲学智慧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哲学主要以哲学思维对文化的生发机理、发展历程、发展样态、发展规律等作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的分析和把握。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阐释,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是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和重点任务。
深刻理解文化主体性的内涵特征和重要价值
文化主体性集中体现人在文化活动中的自觉意识和自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文化主体性的内涵特征,阐明了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价值,为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引。
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主体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作为主体的人在文化活动中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具有文化主体性,就能形成对自身文化自觉的、理性的认知,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自身文化属性、立场,进而在文化意义层面形成坚定的自我意识。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需要从认识论上深入研究文化意义层面自我意识的内涵、外延及具体表现形式,努力阐明巩固文化主体性与坚定文化意义上自我意识的因果作用机理,为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提供方法论支持。
有了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坚定文化自信,前提是要形成鲜明的文化自知、强烈的文化自觉。只有巩固文化主体性,才能对本民族的文化源流、文化精神、文化演进规律和文化发展趋势形成全面深刻的认识,搞清楚本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和独特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明确本民族文化源于何处、何以自信。同时,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又会进一步彰显本民族文化的特质和优势,强化人们的文化自知和文化自觉,巩固文化主体性。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重在从学理上、机理上阐明巩固文化主体性与坚定文化自信的双向促进效应,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智慧。
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文化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文化主体性,就能在文化活动中不断强化主动性和能动性,继而凝聚起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力量。从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再到改革开放后提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以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文化引领力唤起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呈现新气象、开创新局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推进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必须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建构体现时代特征、符合时代需要的文化哲学知识体系、研究范式、学术理论。
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为强化国家认同提供持久、深沉的文化力量。强化文化认同基础上的国家认同,前提是要巩固文化主体性,牢牢坚守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精神命脉、文化根脉。中华民族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认知、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这样一种集体记忆和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活力之源和内生动因,构筑起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推进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重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深入研究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核心密码”,阐释清楚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情感纽带,为强化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国家认同筑牢文化基础。
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文化有姹紫嫣红多元形态,文化活动的过程也是多元文化交流交融、相互影响和塑造的过程。在多元文化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壮大,而不是被异化或“他者”化,就必须具有坚实稳固的文化主体性。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深层原因就在于其稳固的文化主体性。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需要以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基点,以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为重点,深入研究和阐发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互鉴中的鲜明特质和深层优势,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贡献学术智慧。
坚持以“两个结合”为研究路径和方法论指导
文化主体性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主、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当代中国的文化主体性,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必须坚持以“两个结合”为研究路径和方法论指导,在“两个结合”中持续巩固文化主体性,助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
坚守好“魂脉”和“根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二者的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同时也为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空间。以“两个结合”为路径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必须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从“第二个结合”造就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中,探寻在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充沛生机活力;立足“第二个结合”开辟的广阔文化空间,建构中国自主的文化哲学知识体系,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哲学学术理论,创新发展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聚力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古今中西之争”,是文化哲学研究中长期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一定意义上讲,所谓“古今中西之争”也是文化话语权之争,事关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正是在“两个结合”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不断推动中华文明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有力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奠定了坚实基础。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需要聚焦经由“第二个结合”形成的新文化,以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为目标,在熔铸古今、汇通中西中取得一大批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彰显文化主体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作出学术贡献。
推动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文化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对于文化哲学研究而言,只有巩固文化主体性,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才能彻底摆脱“言必称希腊”“言必称西方”的心态。伴随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我国文化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有一些研究者仍习惯于照搬、套用西方学术理论研究和解读新时代文化现象、文化实践,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既要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学术交流,更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两个结合”中用我们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究好、阐释好新时代文化实践,以新时代文化实践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文化哲学。
找准推进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的着力点
人是文化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为文化哲学研究提供了丰富感性材料。以巩固文化主体性为引领推进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重在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发现研究课题,激发创新灵感。
以“文明更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同时,积极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以巩固文化主体性为引领推进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重点在于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在文明更新演进中认识和处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文明延续性与创新性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哲学智慧滋养。
以“旧邦新命”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拓展,赋予古老的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有力巩固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需要以辩证思维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深入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贯通古今的深厚底蕴以及求新求变、引领时代的现代力量,着力阐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演进轨迹和动力构成,为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提供认识论和实践论支持。
以“文明互鉴”融通中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鲜明特征。中华文化素有和而不同的价值追求,在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中,“同”主要指单一性,“和”则指差异性和多样性。“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世界形势越是复杂多变,就越需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越需要不同文明间的平等交流对话。以巩固文化主体性为引领推进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需要以胸怀天下的宏阔视野促进中外学界对话交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在交流互鉴中推动人类多元文明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作者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3日 09 版)
(责编:卫嘉、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