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逐梦)

发布时间:2024-12-21 17:47:56 来源: sp20241221

  这是一片流金淌银的土地。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玉米、水稻和大豆,横卧在一望无垠的东北平原上,如此浩瀚,如此辽阔。

  这,就是中国的东北粮仓,中国人最牢靠的饭碗。

  “你闻闻,这空气里有庄稼甜甜的味道。”同行的伙伴打开车窗,真诚地说。

  我用力嗅嗅,嗅出了那熟悉的气味。我是农家子弟,从小懂得稼穑之苦,坚信只有像我父母那样埋头耕耘,才是农人的本分,才能保证大地丰收、家人衣食无忧。

  可是,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茫茫无际的农田里,只见拔节生长的庄稼,几乎看不到弯腰忙碌的农人。当我真正走进村镇,更是大为吃惊。如今的农人,早已不像我幼年时父母那样含辛茹苦,“汗滴禾下土”,依靠汗水来换取丰衣足食了。

  稻田鸭与鸭田稻

  “前面就是我们的高标准农田了!”顺着徐禹庆手指的方向,我好奇地望过去。

  农田里,种着挨挨挤挤的翠绿的水稻,横竖笔直,像是在打好格子的稿纸上,写下了一行行端正工整的文字。三五声鸭叫不时传来,几只灰黄色的半大花麻鸭正在稻丛间穿梭,吃草吃虫,忙得不亦乐乎。

  徐禹庆是吉林省榆树市保寿镇红旗村民悦合作社的理事长。这是一位朴实憨厚的农民,方正的脸庞被太阳晒成红铜色,额头上头发已然稀疏,但是双眼却很有神采,一看就特别机灵、有想法。对于这片数十公顷的高标准农田,徐禹庆如数家珍。

  这些农田都是按照85米×85米的正方形划成的标准地块。这样的大小,刚好适宜机械化耕作。地块之间用塑料田埂隔开,土地空间得以扩大,比传统的土筑田埂节省不少耕地。

  每年6月初,当稻田插秧完毕,就会有数千只花麻鸭被放养进水稻田里。“一垧地(一公顷)放养小鸭130到150只。”徐禹庆说。在稻田里放养鸭子,可以帮助稻田除草除虫,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同时鸭粪又可以肥田,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这些鸭子白天就放养在稻田之间,鸭子在稻间穿梭寻食,可以让土壤含氧量更高,有利于水稻根系成长。而鸭子脚掌不断地踩踏,就把土壤顺势踩向了水稻根内侧,起到培土作用,可以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通过稻田养鸭,徐禹庆他们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

  “早上都不喂食,晚上之前也只喂个七分饱。”说起稻田养鸭的讲究,徐禹庆很有心得。饿着肚子的鸭子,才肯下地“干活”,用它们扁扁的嘴巴在泥水里啄泥觅食,帮着稻田松土、除虫除草。

  鸭子6月放养,8月便可以出栏。到出栏时几乎每只鸭子都能长到3斤多。这种稻田鸭,整天在田里跑来跑去,肉质紧实细嫩,市场销路很好。

  徐禹庆在稻田养鸭是从2016年开始的。养得不错,他们便注册了“鸭寨村”的稻米商标。通过巧妙地利用鸭子除虫除草,他们一举两得,同时收获了鸭田稻和稻田鸭。红旗村也因为鸭田稻而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民悦合作社还修建了多个养牛大棚。这些大棚与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相似,空间开阔,通风透气。每一头牛都有宽裕的活动空间,能够保证养殖过程的卫生和安全。社员们把稻田里收来的稻草秸秆掺上豆粕、玉米,再经过酶解、发酵等多道程序,一道营养可口的饲料大餐就被送到牛的嘴边。原本秸秆只能做焚烧处理,如今经回收和加工,摇身一变,成了有用的饲料资源。

  稻草经过牛胃的反刍消化,变成了牛粪,牛粪发酵后可以反哺大地,给黑土地增施有机肥。这样生产出来的稻米就是绿色有机大米。

  黑土地上,聪明智慧的新农人,借助鸭子和牛,就能把秸秆变成肥料,把稻田变成肥田。每逢金秋时节,便有三重收获:一是有机稻米,二是肥肥的有机麻鸭,三是牛肉和乳制品,真是一举多得。

  不会“种地”的他,种着万亩粮

  不会“种地”的丛百元,种着万亩粮。这在广隆村,是个趣谈。

  我们驱车来到榆树市五棵树镇广隆村,万亩大田里,玉米正在茁壮生长。听说别的地方一公顷种5万棵苗,这里却能种9万棵,密植的玉米一公顷产量能比普通种植的高出一大截……一个个数字,更勾起了我对丛百元的好奇。

  见到丛百元,我细细打量起他:长得魁梧壮实,留着板寸,清爽利落。丛百元说,他其实并不会种地,从小就跟随做生意的父母去了扶余,后来学着自己干,卖通信器材,开小旅馆……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种地种好了,也能赚不少钱,于是他尝试着办起合作社。

  在合作社的院子里,摆放着数十台农业机械。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两台十二行播种机,一天就能播种六七百亩地,半个月就能播完1万亩。没有机械的年代,若要播种万亩地,没日没夜地干都要一个月。缩短了播种时间,也就意味着延长了作物的生长期。

  丛百元最为得意的,是自家的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这套先进的滴灌供水供肥系统看起来并不复杂。在田头的一间低矮简易的小屋里,摆放着几台机器和几个硕大的水肥塑料桶。在中央操控机两侧,右边是地下水抽吸系统,用电泵把地下水抽上来,再分别通过砂石过滤器和一组叠片过滤器,对水源进行净化。左边是4只蓝色、黄色的大塑料桶,里面盛满了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液态肥料,这便是供肥系统。它外接滴灌系统,通过中央操控机让水肥充分混合,再通过滴灌管线把水肥输送到每一棵玉米的根部。

  种地用上了高科技,田间管理便轻松多了。土壤里事先埋好水分肥料探测器,农人只要一部手机在手,随时可查看天气状况,查看玉米地里的土壤水肥是否缺乏补给。若手机软件上弹出水肥需求的预警信号,他只消轻轻点击几个按键,给设在田头的系统发出指令,水肥阀门便可自动打开,即刻给作物“上菜”“加餐”。

  合作社的农民,手上可以不见土,腿上也没有泥,甚至可以坐在家里,一边悠闲自在地喝着茶,一边照管着成千上万亩地里的庄稼。

  再看大田里。土层下铺设着黑色的橡胶滴灌管,这些密集分布的滴灌管,就像是延伸到大田里的一根根毛细血管,如同打通了土壤的经脉,为土壤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新鲜的营养。使用这套水肥一体化系统,彻底改变了过去“一炮轰”的施肥模式和大水漫灌的浇水方式,让作物享受上了“一对一”“点对点”的精准滋养。用上这套系统,肥料和水分利用率都上来了,每亩地需施肥量减少了一半,灌溉用水能节约5/6。

  面对着合作社满院子的机械,我很纳闷,丛百元到底如何通过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就把地种好了?

  好像看出了我的疑惑似的,丛百元告诉我说:“我的老师是互联网,有问题就在网上搜索,都能找到答案!说到底,是互联网教我在种地。”

  不会种地的丛百元,却成了经验老到的农民。现在,合作社成员有41人,经营团队17人都是年轻人,都掌握了操作农机的技术,一共租种着1万亩地。

  这,可真是不一样的新农人!

  从“望天田”到高产田

  有件事,让种地的乡亲们发愁了好多年。

  过去,村里农户的田块特别分散、零碎,阡陌纵横,田埂密布,许多都是小块的“斗笠田”,或是纯粹靠天吃饭的“望天田”,经不了旱,也受不了涝。久而久之,产量上不来,村民们种地的意愿也降低了。

  村里便合计,成立一个合作社,把大家的资源统筹起来,建设高标准农田,统一规划,科学耕作。马占有见多识广,便担任了增益农业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他知道,从传统的“望天田”,到现在的高产田,耕种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得益于合作社土地集中连片机械化耕作。

  高标准农田究竟“高”在哪儿?又是如何建成的?“在农田里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积极采取培肥地力、保水保肥、控污修复等单一措施或综合措施。”榆树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其中的关键。

  “合作”,先得让地块“合作”起来。经过土地集约化,小块的土地合并起来,集中修整,使之连接成片。过去烧饼一样不规则的田块,如今横成排、竖成行,实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华丽转身为“万亩田”“丰产田”。

  泥泞的土埂也是个大问题。农民备耕最头疼的就是整修田埂,高度不够还得加高,出现侧漏就得修补,一垧地整修一遍就得耗费10多天时间。而且,传统土筑田埂既占地方,还容易长杂草。马占有多方求教,得知高强度塑料制成的田埂,不但使用寿命长,还不用年年整修。

  于是,土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统一的塑料田埂,一垧地就能多出将近一亩地的可利用空间,每公顷还能节省2000元左右的维护成本。

  “硬件”到位了,要打造成真正的高标准智慧农田,“软件”也得跟上。村里与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实验室合作,给农民置办了一整套智能系统,通过施肥卡、公示牌或土肥管家APP等方式,站在地里,借助GPS卫星定位,实时查询获取自家任何一块地测土配方施肥的数据。这些数据由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免费提供。一整套下来,该怎么种地怎么施肥,农民自己几乎不用操一丁点儿的心。

  谈起每年的备耕计划,大伙儿各个胸有成竹:4月初育苗,中旬检修农机,下旬整地……从前过完春节就得开忙,连续要忙上三四个月的活儿,现在一个月就能搞定。

  如今,榆树市的粮食产量已经连续19年夺得全国县(市)级第一名。这片仅占全国不到两千分之一面积的土地,只有区区数万的农民,每年却能生产出占全国近二百分之一的粮食,可以养活两千万的人口。

  阳光普照大地,作物自由地舒展茎叶,用力吮吸着黑土地的乳汁,尽情地拔节生长,开枝散叶,绽花结果……

  这,不能不说是今天的乡村巨变,不能不说是黑土地上正在谱写的一部现代诗篇。

 

  版式设计:汪哲平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5日 20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